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苏丹街(转)社科题目之一~

你不知道的事---残忍的苏丹街征地事件
一个很残忍的事实,却又不得不提醒读者:大马百年建筑物剩下不多,能拆的,茨厂街是下一个。

十八世纪初叶开始,锡开采活动渐渐频密,吸引不少华籍矿工前来,然而当时采矿生涯艰难,闲时无聊,唐人街(即现在的茨厂街和苏丹街)变成了矿工的去处。经过岁月巨轮辗过,许多历史建筑屋消失在洪流中,如今的唐人街美化后已改装成有规划的小贩与游客聚集地点,过去的潮湿、肮脏的唐人街,不仅增加了高高的透明凉棚,地砖也换上瓦砖,并保留一些穿梭历史岁月的战前与英殖民建筑物。

而早在20年前,吉隆坡陈氏书院、中华大会堂、默迪卡体育馆、茨厂街、兴都庙、关帝庙、占美回教堂、印度人回教堂这条路线,汇集了三大种族文化特色,可说是世界性文化风景,但最近为了配合大吉隆坡的打造,捷运计划开始征用土地,具有历史价值的苏丹街建筑屋都被逼让路,苏丹街老店面临百年浩劫,引起当地商家、游客等大感不满及失落,更质疑政府本末倒置,发展捷运并非立意解决交通问题,而是“炒地皮”。

这次苏丹街征收土地计划实际上占据了茨厂街南边一带,延伸到汉哲拔路(Jalan Hang Jebat)的默迪卡体育馆处,包括了34个单位土地,其中26个单位是私人产业,即苏丹街20个单位,茨厂街6至8个单位:
一、巴生车站
二、宏愿大厦(Plaza Warisan)
三、UDA-Ocean购物中心
四、紫藤茶坊、艺兴精品店、西湖(合记)茶餐室
五、新丽士精品店的并排建筑
六、乐安酒店和茶餐室
七、茨厂街尾转角处的恭和堂和隆盛酒莊
八、恭和堂对面的老店玉壶轩
九、玉壶轩旁边靠苏丹街的五家店铺;苏丹街转角处两边的两个停车场
十、苏丹街与汉哲拔路交叉路口处的人镜慈善白话剧社、商务印书馆、广福荣洋服店
十一、汉哲拔路上的童子军协会、篮球协会及吉隆坡福音堂则征用部分土地





商家在争取捷运绕道的过程,更一度引发了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答应放弃征地念头,
怎料空欢喜一场,到头来国家基建公司(Syarikat Prasarana Negara Bhd)一句“发展就要牺牲”,
而所谓的牺牲即而牺牲文化遗产、传统,国家基建公司规划征用十间位于苏丹街的老店,
以在地底发展捷运铁路,衔接吉隆坡中环车站(KL Sentral)和独立遗产大楼(MenaraWarisan),
当地业者听闻为了一个捷运,而必须负起牺牲文化遗产、传统的代价大感震撼,
立即成立十人行动委员会,以把当地商家组织起来,希望捍卫老吉隆坡的面貌。

回顾8月23日新闻,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在会见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后宣布:
“捷运计划工程将只征用(建筑物)下面的土地,政府将协助加强(建筑物的)
结构,并允许业者在大约6个月的工程结束后,搬回去继续营业。征地问题已经获得解决,
我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但,随后首相署部长依德理斯却致给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会长丹斯里钟廷森:
政府正采取谨慎态度,通过‘铁路加地面产业发展’的做法来确保捷运计划回本…
…至于苏丹街老店和其他建筑物,我让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去回应。”

最近更商家更爆出相关单位使用了分化法,指出大部分的商家及市民都同意征地
,现在只剩下细节要讨论,弄得人心惶惶,行动委员会听闻后立即跳出来澄清没有这回事
,并质问相关单位,如果大部分人都同意征地,那么他们手上的10万人签名运动反对征地从哪里来?

“到底把我们人民当成什么了?政府一直不断欺骗我们!我们将会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阻止政府强制性征用他们的土地。”在强权压迫下,苏丹街和茨厂街店主最后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但国家基建公司仍然耍嘴皮说在征地事件中该单位已经试图
把此计划对民生的冲击做到最低点,因此商家要求绕道一事完全不会被接纳与考虑。
其实反对苏丹街征地的何止商家,也包括了前交通部长翁诗杰
及首相署部长纳兹里。翁诗杰指出,征地事件涉及公共利益,
不是私人利益问题,即使没有产业在苏丹街的公众不代表不能过问这里的事情;而纳兹里则认为
,若坚持把百年老店拆除后,用原材料在原地重建,但他想不通要如何用原材料恢复百
年历史建筑的原貌,毕竟新旧有别,这只会是“仿制品”。

隆雪华堂总秘书兼工程师杨有为也批评《1965年国家土地法典》允许政府征用地底土地而不影响
地面产业,但政府却执意援引《1960年土地征用法令》征用苏丹街丶武吉免登
和其他策略地带的做法。
他说:“苏丹街和武吉免登面对的不是法律问题,是良知的问题。
法律的用处用来保护人民,是依法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Rule of law ,not rule by law)。”
“我们要推行公正和民主的制度,如果政府失去良知,你就不能沉默或轻易地接受安排。”

和国外比较,英格兰萨里郡辛德海德地区准备兴建一条耗资3.71亿英镑的公路隧道
,预计于2011年全线开通,但,工程进度进展到长1.77公里的A3隧道时,
施工队却因为一棵年龄约400岁的古树挡住去路而迟迟不动手。
原来,这棵古树上清晰地刻着一幅约61厘米高的二战时期的漫画。漫画中画的是一个裸体的青春少女,
画的下方还刻着疑似作者的名字“G·威德汉姆”、日期“43年3月5日”以及“索撒尔”的字样,
其中每一个字母都足有2.54厘米高。暂且不理作者是谁,先看当地政府为了保留
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与当地林业部门和施工部门达成协定,保留这棵“裸女树”,
改变原有施工计划,让公路隧道绕道而行,从此,该古树可以充作一名 “哨兵”,
无声地守望着这里的隧道。

外国政府可以为了一棵古树绕道,相反的观看马来西亚,历史古迹与文化产物在
我国却处处被视为发展的绊脚石,面对这些无形的障碍,我国的政府选择了“杀无赦”,
尽管人民尽了多少力量要保护这些遗产,到最后还是爱莫能助的看着政府拆除,
这些遗产都走入时间隧道,永不翻身,只留下人们的叹息。





茨厂街、苏丹街坐落在吉隆坡首都,她蕴藏着吉隆坡历史发展的生活场景,
很多时候这两条街道只是市民匆匆路过的风景,或是游客掠取的镜头,直到政府要来“掠地”时,
人们才犹如惊弓之鸟,到处寻求协助。

茨厂街是先贤叶亚来于19世纪中期到来时,在现今丰隆银行所在地后方开设木茨(木薯)粉厂而得名。
苏丹街的由来,则是因位街头就是苏丹街火车站而命名的。苏丹街火车站就是现在的富都车站
,当年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三轮车和火车,因此吉隆坡的铁道路线由吉隆坡火车站横跨巴生河、
敦陈祯禄路(JalanTun Tan Cheng Lock),来到苏丹街火车站。

如今的茨厂街及苏丹街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抵达吉隆坡,最初的体验,从槟城南下,
或从柔佛北上,外地人乘长途巴士到富都車站总站下车,走出拥挤昏暗的车站,
迎面而来的,就是苏丹街了。这里有着古老的建筑物——南洋屋,
外形明显吐露出英殖民时期的特征,内里或许已经改作其他用途,但是印着年份的建筑外观,
就可让人缅怀过去盛期。
透过建筑楼层和外貌就能够简单辨识出,战前的建筑通常只有两层楼,且窗口呈长方形还有通风口。
商店上的广告招牌及景色,让人误以为进入了香港的街道。

没有人想过,这里还出现过一栋百年历史的建筑物——积善堂,也就是以前的老人院兼殡仪馆。
1985年后,这片地原本打算建设酒店,后来却荒废成吸毒者的追龙天堂,
经过多次火灾后,积善堂只剩一片看似澳门大三巴牌坊的前壁遗迹。
2006年吉隆坡市政局一声令下,屹立百年历史的这一面墙也倒下了。

这里也有过大批社团集中、有买卖火炭、经营杂货和药材批发的店铺、
有50年代红遍一时的柏屏戏院,还有香港红星来过驻唱的双英斋。
而异乡人提着行李走进摊贩林立的街道时,都会因为街道中央卖的全是Polo Shirt、
球衣、DVD 和电子用品摊位,另有一些小食档,还有在“李霖泰菜市场”受欢迎的亚三叻沙、
丰隆银行前的葡烧魔鬼鱼等,而错觉到了香港的女人街一样。

如今这里惟一历史建筑物代表,无可置疑为全白色的人镜慈善白话剧社,
该剧社以研究喜剧、音乐、艺术和慈善为主,1920年成立并建起这栋备具西洋古典风的双层建筑。
当中还容纳商务印书馆,以及曾经是苏丹指定御用皇室裁缝师的广福荣洋服店。

另有许多家族传承的生意,如西湖茶餐室、玉壶轩、隆盛酒莊,以及数年前才转手的乐安酒店,
经营都至少三代。不过,这些老店皆搬迁和改建过,如今所在地并没有保留到多少英式建筑风貌。
部分店屋经过百年岁月洗礼,时间侵蚀让市景变得杂乱无章。

而让人心痛的是,旅游部曾吹捧茨厂街如何吸引游客,但在环境卫生、维护老店、
文化遗产管理方面,却从来不做功课,2003年耗资的1130万令几5 在街头街尾竖立两个牌面,
加盖波浪形屋檐,以为这就是把茨厂街、苏丹街地位提升,反而让这两条街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变得四不像,如今又把征地拆楼挂在嘴边,让人叹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如同一座空洞的废墟,
一片迷惘的繁华”。
什么都要宣称一个马来西亚的国阵政府所给的理由,是要建捷运系统和中央艺术坊连接,可是,现有的轻快铁站,离中央艺术坊这么近,过一条马路就到了,要连结系统,应该是从这里连过去,简单直接又最省钱。干嘛偏要小题大作,又征地又拆百年老店拐一个多余的大圈连过去??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

再说,那一带还需要一个新的捷运站吗?我们都知道茨厂街街头、街尾已有三个轻快铁站了,第一个是靠富都车站旁的Star轻快铁站,第二个是靠巴生车站旁的Putra轻快铁站,第三个是靠陈氏书院旁的Monorail快铁站。

你们说搭乘轻快铁来茨厂街方便吗?这里还需要一个新的捷运站吗?有去过那一带的,就会清楚这个情况。而且别忘了,Puduraya巴士总站就在隔邻而已。

根据茨厂街一带数年来的发展情况观察至今,我们不得不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政府在玩一些手段,企图慢慢“吃掉”茨厂街,把最有代表性的华裔先贤地区“消灭”掉。

很久以前,吉隆坡茨厂街这一带,是华裔的大地盘,占的面积很大,包括中央艺术坊一带及再延伸过去,后来政府好像有计划式的“消灭”行动开始了……

先后以发展为名,把最有名最热闹的中央大巴刹,拆建成现在的中央艺术坊,从此这一大块就成了马来人活动的地盘。茨厂街左边这一大块被弄掉之后,就像斩掉了左手……

后来,就“斩除”右边谐街警察局那一带,拆建了两排极富历史价值的传统老建筑物之后,变了马来商店为主的商场,来来去去的都是马来人。这回,右手也被斩掉了……

后来到现在,茨厂街就只剩下可怜的那两三条街道而已,如今政府又借发展为名,要再“斩掉”苏丹街一带,茨厂街今回,连“头和肩”部也保不住了!!!

以后的茨厂街,将只剩下两条横向的代表性街道,华裔先贤留下来的历史,在有计划性有阴谋性的黑手之下,永远消失被遗忘!!!

让我们为一个很可能将会“没头没左手没右手,只剩下两条排骨”的茨厂街默哀悼念




問:蘇丹街跟茨廠街已經淪為外勞街,是否還有保存的價值?

答:自一百多年前,茨廠街、思士街、蘇丹街等等是吉隆坡市中心最主要的商業市集,到了上世紀末,茨廠街的攤販及顧客仍然以本地人為主。2004年,政府為了推廣旅遊業,耗費巨資在茨廠街路段加蓋遮棚,並重新規劃攤販,以販賣紀念品之攤位為主,自那時起,一些傳統的商號隨著大量的遊客湧入,本地人漸漸流失之後,部份結束營業,少部份嘗試轉型,辛苦經營迄今。茨廠街一帶因過度討好觀光客的改造工程,使得這些本地人熟悉的傳統市集,漸漸的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及風味。經過了六、七年時間的轉變,這些老街確實折損了不少文化及歷史特徵,然而若能及時改變觀光經營的態度,一些尚未被破壞的特質能被細心保留,加上民眾發起的社區藝術計劃,將能夠重新找回老街的特色。茨廠街一帶是吉隆坡最早發展的區域,政府及人民應該要不惜代價,給下一代留下真實的歷史及文化遺產,而吉隆坡做為一個世界級的都市,才能保有其獨特的特色,豐富其本身的內涵。

問:捷運公司不是已經說好不拆屋,不徵收,只是要求業主在施工期間遷出,最後將會歸還產業嗎?

答:捷運公司開出不拆屋,不徵收的條件,乃為了爭取業主們支持蘇丹街路線的方案,放棄改道的建議。蘇丹街大部份的行業乃以服務業為主,其中大部份的老店經營者並非產業物主,若在施工期間暫停營業,這些租戶、員工將面臨斷炊之苦,且半年時間(保守估計)可能導致一些老行業無法繼續經營,而茨廠街最後一間茶樓玉壺軒便是其中一家決定結束營業的老招牌。此外,政府對於不拆屋、不徵收的決定仍然反反覆覆,政府高官更公然的說明政府不保證將歸還產業,而在捷運公司宣佈不徵收之後,該公司從未擱置徵地的動作,這一連串的動作,讓人們懷疑政府是否已真正放棄徵收土地的選項。經過數個月的爭議,捷運公司仍然迴避,遲遲不肯召開公開雙方聽證會。

問:捷運穿越過市中心,將會附近的商店帶來商機,未來對茨廠街也是會有好處,不是嗎?

答:爭取改道不等同於反對捷運計劃,相反地,捍委會提出的改道建議,將比原訂的路線更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整合現有所有主要輕快鐵、巴士等公共交通系統。在改道的建議當中,並未廢除中央藝術坊的轉運站,甚至建議將捷運路線,經由敦陳禎祿路、富都路,與富都車站以及人民廣場銜接,此方向將能整合現有兩大輕快鐵系統;而捷運公司堅持蘇丹街的路線,僅僅是為了在未來的百層獨立遺產大樓設置一個新站,而這個站點,根本無法解決市中心的交通轉運問題。

問:捍委會為什麼建譏捷運改道敦陳禎祿路,而非現有的蘇丹街路線?

答:根據歷史,在一百多年前,曾經有一條鐵路自吉隆坡火車站,穿越市中心,即如今敦辛班丹路、敦陳禎祿路、富都路,一直延伸至吉隆坡南部,而這條鐵路在1920年代,因阻礙地面交通而拆除。然而,因歷史種下的機緣,這條道路具備了六線寬度,且曾為鐵路,故比兩至三線道寬的蘇丹街更適合做為捷運路線,捷運公司若接受此建議,將可以避免徵地問題,同時也減少社會衝突,甚至能重新帶動該路線幾個商業中心的發展,如星馬購物中心、大家購物中心、邁丁、富都車站、人民廣場等等。而捷運公司之所以選擇蘇丹街,主要的目的乃為了刺激計劃中的獨立遺產大樓的產業價值。此舉有如放任現有的問題不顧,而一廂情願的投資新項目,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國家發展項目都有過度樂觀的問題,而百層遺產大樓位於市中心相對孤立的地段,無論從哪裡前往,都會產生地面交通問題。捷運路線與其耗費巨資,投資在一個風險極高的發展項目,不如取道敦陳禎祿路,解決現有交通問題,同時也能重新刺激市中心被閒置已久的發展項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